未來電商發展:孤軍奮戰還是攜手發展
關于電商的發展,被猜測的很多,曾經京東、蘇寧與國美的電商大戰引起了網友們對電商的高度關注,而>隨著卓越、當當網等的發展勢頭逐漸淡落,人們的目光更多關注到一些大的電商身上來。與現實世界一樣,電商界亦是一個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世界。
對于電商未來發展趨勢的諸多猜測,小編在此就不再一一分析,這樣的話題還是要留給那些資深的電商人士來談會更加合適。小編今天想要分析的是,電商的發展,是否會走向孤軍奮戰的道路?
近日有消息傳出,京東與新浪微博的合作即將到期,而京東并無意繼續雙方之間的合作,取而代之的是京東的內部交流平臺易信。而在很早之前,京東就已經取消了與支付寶的合作,而直接通過貨到付款、信用卡支付、銀行卡支付等方式。不久之前,京東才剛剛宣布終止了與財付通的合作。
再舉一個例子。阿里巴巴。不久前,阿里向微信淘寶客類營銷應用發出郵件通知,表示將從數據接口屏蔽一切微信來源。阿里稱關閉微信營銷有兩個理由:第一是一些賣家利用微信營銷應用騷擾用戶;第二點則是安全問題。
更多的例子小編在此就不再一一列舉,雖然更多的電商似乎并沒有傳出類似的終止合作的消息,但,亦沒有傳出過強強聯合的消息。有的是,一波又一波的收購并購融資浪潮,而稍微仔細一點觀察,每個電商是>否有強強聯合還是孤軍奮戰的跡象,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如易訊網,你能夠發現它沒有與新浪微博合作,但有微信支付與支付寶支付的選項。諸如此類。
有人說,這并沒有什么。阿里作為中國第一大電商,即使拒絕了來自微信的流量,影響也不會很大。當然,這話不錯。不過是,所屬于微信的3億用戶流量不會再直接流向阿里,而會分流到其他的電商平臺而已。對于實力較差一點的京東來說,終止與新浪微博的合作也沒什么,畢竟,在阿里入股新浪微博之后,新浪微博能夠分給其他電商平臺的流量已經很少了,作為近年快速崛起的電商平臺,京東的確是有足夠的底氣去忽略掉這一部分的流量。但與支付寶財付通終止合作,小編覺得未免有點過激了。誠然,京東的快捷物流與貨到付款服務能夠一定程度的降低與這兩個在線支付平臺終止合作的影響,但貨到付款至今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這兩個支付平臺也是一個流量入口,將阿里與易訊的流量轉移到京東來。
這樣看來,電商們的發展更趨向于孤軍奮戰了。他們以為自己憑借某個方面的特長獲得立足和發展之后,便可以繼續憑借著自己的長處發展成一個獨立的帝國,但這顯然與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是相悖的。在我們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獲得成功之前,我們必須依靠于他人的力量來獲得發展,就像我們做SEO要優化一個新站時,會想方設法從其他途徑獲得流量一樣。在另一方面,即使我們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獲得了成功,但這成功并不是長久的,想要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我們必須想辦法來維護這成功的果實與在成功基礎上的持續發展。因而,與其他平臺的攜手發展很有必要。一個好的伙伴,能夠讓事情事半功倍。
前文說過,京東是在孤軍奮戰,它終止與支付寶財付通新浪微博的合作,也就拒絕了來自這些平臺的流量入口。雖然采用了自己的產品來代替,但這些產品并不能直接為京東帶來流量,并且,在技術上,也未必見得比別人的產品好。在自己身邊砌其圍墻,在拒絕了威脅的同時,也是將自己變成一個孤島,而一個封閉的國度,最終會走向隕落。
有時候,一個合適的商業伙伴,一定程度上的合作真的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