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行業萎縮急待轉型升級
昨日,團購導航網站團800發布了團購數據,截至9月底,團購網站數量縮減至2919家,同比去年減少42%,相當于每天有5.9個團購網站消失或者轉型。眼下最著名的案例是,曾居中國前十的團購網站24券突然宣布“歇業”。
能隨時隨地幫助消費者迅速買到附近商戶的團購,已成為未來更有“錢”途的新場景。據專業機構預測,2012年整體O2O的市場規模將達到986.8億元,年增長率為75.5%。作為O2O行業排頭兵的團購行業,自然應該抓住這一良機順勢二次生長。然而不得不正視的現狀是,9月份國內團購網站數量共計2919家,而其中擁有手機客戶端并支持手機購買的團購網站只有10家左右,僅占團購網站的0.3%。
O2O消費專家胡琛對此表示,用戶不可能安裝多個團購客戶端,因此團購產品的城市覆蓋度會成為團購手機應用的重要指標。就目前來看,單一團購站自身的產品覆蓋度不足以使它們在短期內獲得滿意回報。
滿座網盈利的消息剛剛傳來,24券卻被曝出無限期停止營業,讓人們頓時覺得團購行業乍暖還寒。這兩家曾經旗鼓相當的TOP10“常客”以如此懸殊的方式出現在公眾視野中,讓“蟄伏”已久的團購網站再起波瀾。經過倒閉、并購、重組的團購行業,已經度過了“滿大街投廣告”的喧囂期,開始務實求生存!跋U伏”過后的團購業正在摸索一條新路子。
尋找盈利點
曾經,“上市”是所有團購網站的目標。去年11月,團購鼻祖GROUPON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引起國內團購網站的“騷動”,但緊接著拉手網折戟IPO、窩窩團揚言上市未果后,國內的團購網站便不再輕言上市。經歷了資本退潮的團購行業,為求生存開始著眼盈利。
不少行業大佬開始放話盈利時間,截至目前,行業內仍未出現清晰的盈利模式。但這并不妨礙多家團購網站已經開始盈利的嘗試?s小規模、控制成本是大部分團購網站都在做的事情。
“盈利的部分來自于對商戶做的增值服務!比涨靶9月盈利一塊錢的滿座網CEO馮曉海說,滿座的毛利率跟行業平均水平相當,處于7%-8%,但綜合毛利率是10%左右,剩下的2%-3%便來自于利用百度和微博對商戶所做的推廣。言下之意,團購本身的模式尚不能帶來盈利。電商業內人士魯振旺也認為,即使降低成本也不足以讓行業轉向盈利,必須找到新的盈利模式。
棄營銷重技術
團購網站的營銷戰術在資本退潮后迅速被棄用,隨處可見的團購廣告瞬間消失,但表面的安靜并不代表“無動于衷”,技術和運營正在成為團購網站新一輪的發力點。這一趨勢在行業前幾名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
以美團網為例,在多數團購網站收縮規模的時候,美團網反而開始大張聲勢地招聘,從其熱招的如數據開發工程師、JAVA研發工程師等職位可以看出美團網在技術上的戰略轉移。團800數據顯示,2012年1-8月,美團網單月業績從2億元到5.8億元,增長為290%,月均環比增長為17.1%。美團網CEO王興認為,團購最大的價值在于激活了很多傳統服務業,而技術是其中的關鍵要素。
有業內人士表示,技術帶來的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在資本退去時顯示出更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而且正在成為行業內公認的戰略重點。
搶移動終端份額
越來越多的團購網站將本地化服務作為主營業務,事實上,本地化服務已經占據了超過八成。來自團800的數據,根據對8月在線銷售的27.1萬個團單所對應的商戶分析,得到85777個不重名的商戶。其中本地商戶占93.5%,共80184家。
對于發展本地化服務而言,移動終端具有個性推薦、快捷支付等天生優勢。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作為流量入口的地位逐漸突出。支付寶B2C事業部總經理董小玲曾表示,基于GPS的定位,用戶能更容易找到周圍的商家、產物和更合理的價格信息,因此,團購網站或將在移動終端上有所作為。因此,移動客戶端的爭奪將會成為團購網站另一個比拼的重點。
事實上,各家團購網站對此早有準備,只是在移動客戶端上的競爭還沒有到“你死我活”的程度,而資金緊缺生存堪憂又使其沒有多余的精力專注于 “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移動終端。但從GROUPON的發展來看,這最終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資料顯示,2012年7月,GROUPON通過移動終端Web及App獲得的用戶量(iOS、Android以及RIM平臺18歲以上用戶)為1780萬,而同時桌面終端的用戶量為124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