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擁抱變化來對百度開放平臺
9月2日的百度世界大會推出了百度開放平臺,引發了業界種種爭議和擔憂,如“流量黑洞”、“百度局域網”、排序規則的公正性、“既做裁判又做運動員”等。但對眾多中小站長和開發者來說,百度開放平臺是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幾乎毫無討價還價的余地和閃轉騰挪的空間,如淘寶屏蔽百度爬蟲那只能是互聯網大佬們的專利;ヂ摼W變局已生,就應該如李開復所說,“用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擁抱變化。
“擁抱變化”的根本前提:對用戶有利
百度開放平臺與360安全衛士有一點比較類似:盡管爭議紛紛、質疑不斷、流言如縷,但不可否認是有利于廣大用戶的。百度開放平臺的“即搜即用”,大幅改善了用戶體驗,對用戶需求實現了精準、直接的滿足。另外,惡意SEO、釣魚網站、山寨網站、虛假信息、病毒木馬等,長期困擾互聯網用戶,百度開放平臺也能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些痼疾。
“擁抱變化”之一:游戲規則已經改變,中小站長應該迅速了解和熟悉新的玩法,適者生存。
過去流行的作弊、擦邊球等灰色手段,已經大多失效。百度開放平臺的資源收錄標準是什么?應用如何通過審核?過去站長們琢磨網頁排名規則,現在則要潛心研究應用的排序規則。如果百度對自家旗下網站/服務有傾斜和照顧,那就應該充分發揮草根創業的靈活性,跳出固有的思維局限,為什么不能把知道、百科、文庫、說吧等百度系產品做到“為我所用”?甚至百度開放平臺本身,由于對信息架構做了現成的結構化處理,過去進行采集還需要對非結構化文本進行分析和抽取,現在為什么不直接利用結構化的數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擁抱變化”之二:針對用戶需求的創新,避免同質化低層次競爭。
如果只是下載站這樣無差異性的服務,缺乏獨特性和技術含量,那只能眼睜睜看著百度把流量截取過來,直接滿足用戶。百度開放平臺,使百度由資訊入口擴展成為資訊和服務的入口,但本質上仍然是體現了用戶需求、用戶行為動機的搜索關鍵詞驅動。研究關鍵詞、熱詞榜,琢磨背后的用戶行為動機,創造性地滿足用戶的功能需求(過去大部分是資訊需求),不一定是開發復雜應用,甚至可以是微創新、微應用(如李彥宏演講中提到的路書)。原來價值不大的關鍵詞,在百度開放平臺之后,就有了發掘變現的潛力,當然也考驗站長們和開發者的眼光和洞察力。
“擁抱變化”之三:傳統互聯網之外,同樣重視移動互聯網。
從百度開放平臺的搜索結果呈現樣式,可以很明顯看出百度為移動互聯網預留了伏筆,那個樣式可以幾乎無縫地過渡到iPhone、Android等智能手機上展現。接下來百度推出手機版的開放應用商城,幾乎毫無懸念。在開發應用和原創內容時,要更多考慮PC之外的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畢竟手機用戶的付費習慣要更好一些。另外,蘋果App Store排行榜上出現過的應用創意,也是一個很好的借鑒來源,比如女性安全期計算器,目前百度開放平臺上還沒有類似應用。
“擁抱變化”之四:注重自身品牌建設和用戶忠誠度培養,積極開拓多種網絡營銷渠道,避免“一棵樹上吊死”。
百度開放平臺強大的流量導入能力,是一把雙刃劍。百度每天處理超過幾十億次的搜索請求,這一請求量未來可能是每天數百億。即使是這樣的流量分發平臺,也應該居安思危,讓自己的流量來源盡量多樣化。郵件營銷、博客營銷、論壇營銷、QQ群推廣、事件營銷、軟文推廣、SNS營銷、微博營銷等,都應該嘗試并努力實踐,與用戶建立多觸點的聯系,曝光和塑造自有品牌。
擁抱變化、順勢而為,讓自己做“先爽起來的那一部分人”!



















